首页
首页 > 组工动态 > 正文

“志愿红”绘就校园疫情防控温暖底色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点击:

自2022年11月重庆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在重庆三峡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抗疫志愿者服务团迅速化身“小红”和“大白”,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在这场疫情大考面前,他们坚守校园,服务师生,齐心协力,同心同向,为校园疫情防控贡献力量,8天时间内,近160人累计工作2208小时,他们用实际行动共筑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线,用他们的“志愿红”,保障着全校师生的“健康绿”。

一声召唤,迅速成军

本轮疫情来势凶猛、发展快速,学校迅速启动疫情防控的预案,将成立志愿者服务团作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攻坚力量。在学校党委的号召下,仅两天时间内,近160名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的教职工迅速报名,组建了志愿者服务团,其中80%的志愿者都是处科级干部和党员,还有大量双高人才和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也踊跃报名。

志愿者服务团迅速完成专业的防疫培训便投入防疫的实战工作中,无论是穿着“小红”坚守卡点或是维护秩序,还是顶着寒风穿着“大白”进行核酸扫码登记,一声令下,他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学校二号门是疫情期间进出学校的唯一通道,也是疫情防控的最关键和最艰难的岗位。陈再刚老师一句:“我担任过保卫处处长,守校门的业务我熟,我行,让我参加!”一句简单的话语掷地有声,体现了一个老党员的的忠诚和担当。

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对进入校园内的所有人员落实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等排查登记工作,并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劝返,严格执行“凡入必扫”制度。此外,他还不厌其烦地宣传最新防疫政策,提醒来往人员正确佩戴口罩,对经过各服务点的师生严格进行盘查和登记,竭尽全力为师生守好门岗,用实际行动筑起了一道最坚实的安全防线。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11月11日,在核酸检测岗需要信息录入支援的情况下,本身已经肩负防控任务的何兴权和徐晓庆两位老师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在报名志愿者的时候,有人问他,“作为财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您已经承担了大量学生防疫工作,参加志愿服务您吃得消吗?”他说,“能行,我扛得住”。两位老师从核酸检测开始一干就是数小时,连饭都顾不得吃,虽然校内本职工作加上高强度志愿者服务有点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他们的朋友圈却是满满的正能量和对抗疫的信心。

抗击疫情,服务师生

在疫情防控岗位上,他们帮助师生们答疑解惑,又协调校内各方力量向师生们提供热心的帮助,为学校疫情防控贡献志愿者应有的力量。

在重庆三峡学院有着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志愿服务的身影。环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健自驾车送学生就医;教师教育学院许刚老师骑着摩托车不畏严寒为学生送药;土木学院强跃老师开车给学生送棉被包裹;土木学院何泽平老师自驾车送学生出校参加面试;志愿者武凯老师步行为食堂员工送生活物资……在志愿服务的这些日子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优秀的教师志愿者,他们用汗水和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诠释了当代教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精神。

三尺讲台,传道授业;战疫前线,争优创先。面对这场战“疫”,学校党员干部和教师志愿者们逆行而上,用实际行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传递社会责任。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他们用“志愿红”为疫情防控绘就靓丽的温暖底色;他们让志愿服务的旗帜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作者:周帆)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电话:58106623